万马奔腾
吉利聊吧管理员



发帖月入十万不是
此荣誉特发在吉利独家发表的优秀级以上高手
精华: 6
发帖: 171
元宝: 9972269
吉币: 0
注册: 2006-12-05
#1
u  历史记录 u  回复 u  编辑 u 
发表于 2010-06-22 05:49   短消息 引用
第三十二计☆ 空城计

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

【计名探源】 空城计,这是一种心理战术。在己方无力守城的情况下,故意向敌人暴露我城 内空虚,就是所谓“虚者虚 之”。敌方产生怀疑,更会犹豫不前,就是所谓“疑中 生疑”。敌人怕城内有埋伏,怕陷进埋伏圈内。但这是悬而又悬的 “险策”。使用 此计的关键,是要清楚地了解并掌握敌方将帅的心理状况和性格特征。诸葛亮使用 空城计解围,就是他充 分地了解司马懿谨慎多疑的性格特点才敢出此险策。诸葛亮 的空城计名闻天下,其实,早在春秋时期,就出现过用空城计的 出色战例。 春秋时期,楚国的令尹(宰相)公子元,在他哥哥楚文王死了之后,非常想占有 漂亮的嫂子文夫人。他用各种方 法去讨好,文夫人却无动于衷。于是他想建立功业, 显显自己的能耐,此以讨得文夫人的欢心。 公元前666年,公子元亲率 兵车六百乘,浩浩荡荡,攻打郑国。 楚国大军一路 连下几城,直逼郑国国都。郑国国力较弱,都城内更是兵力空虚,无法 抵挡楚军的 进犯。 郑国危在旦夕,群臣慌乱,有的主张纳款请和,有的主张拼一死战,有的主张 固守待援。这几种主张都 难解国之危。上卿叔詹说:“请和与决战都非上策。固守 待援,倒是可取的方案。郑国和齐国订有盟约,而今有难,齐国会 出兵相助。只是 空谈固守,恐怕也难守住。公子元伐郑,实际上是想邀功图名,讨好文夫人。他一 定急于求成,又特别害 怕失败。我有一计,可退楚军。” 郑国按叔詹的计策,在城内作了安排。命令士兵全部埋伏起来,不让敌人看见 一兵一 卒。令店铺照常开门,百姓往来如常,不准露一丝慌乱之色。大开城门,放 下吊桥,摆出完全不设防的样子。 楚军先锋到 达郑国都城城下,见此情景,心里起了怀疑,莫非城中有了埋伏, 诱我中计?不敢妄动,等待公子元。公子元赶到城下,也 觉得好生奇怪。他率众到 城外高地了望,见城中确实空虚,但又隐隐约约看到了郑国的旌旗甲士。公子元认 为其中有诈, 不可贸然进攻,先进城探听虚实,于是按兵不动。 这时,齐国接到郑国的求援信,已联合鲁、宋两国发兵救郑。公子元闻 报,知 道三国兵到,楚军定不能胜,好在也打了几个胜仗,还是赶快撤退为妙。他害怕撤 退时郑国军队会出城追击,于是 下令全军连夜撤走,人衔枚,马裹蹄,不出一点声 响。所有营寨都不拆走,旌旗照旧飘扬。 第二天清晨,叔詹登城一望, 说道:“楚军已经撤走。”众人见敌营旌旗招展, 不信已经撤军。叔詹说:“如果营中有人,怎会有那样多的飞鸟盘旋上下 呢?他也 用空城计欺骗了我,急忙撤兵了。”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空城计的战例。


[ 此贴被万马奔腾在2010-06-22 05:57重新编辑 ]

人之相惜惜于品,人之相敬敬于德,人之相交交于情; 人之相拥拥于礼,人之相信信于诚,人之相伴伴于爱。
<<   1   2   3   4   5  >>[共30页]